• 深圳保钓游行砸车者从义工到暴徒:称常感觉窝囊
  • 发布时间:2012-10-17 16:33:17 来源:中国称重网信息中心
  •   他是个老实勤快的保安,热心做义工。他一直安分守己,干着社会最底层的活儿。但在不久前的深圳保钓游行中,他却突然成了被警方通缉的暴力砸车者。许多认识他的人都想不明白——


      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很难将他与“违法”、“犯罪”、“拘留”这些词联系起来。在深圳的一支保安队里,他工作老实勤快,仅仅花了半年时间,就被提拔为队长。每天下班后,他制服都顾不得换下,就赶到义工服务站做义工。


      但这个常常穿着红色背心、出现在公益活动现场的年轻人,却在9月16日深圳保钓游行中,表现出暴力的一面,参与砸车。


      他砸坏的,是游行当天停在深圳市委门口的一辆防暴车。7天之后,警方公布了他与另外19个打砸者的大头像,20个头像占满了本地媒体《晶报》的整个头版。自称“扛不住事儿”的他一看就懵了,主动投案自首,随即被依照寻衅滋事罪进行刑事拘留。


      警方没有透露他的真实姓名,称他为“李某”。


      在深圳警方通缉的所有打砸嫌疑人中,李某是第一个自首的。在看守所待了两天之后,他所在保安队的领导为他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


      “他特别热心,又讲义气。”义工服务站负责人始终不能相信他成了通缉犯。这位负责人记得,这个小伙子第一次来到义工站,就主动忙前忙后,三五下就把一根坏掉的灯管修好了。


      在义工站工作人员的印象中,长得浓眉大眼的他成天“笑吟吟的”,为了帮忙搞公益活动,有时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周边的孩子也喜欢这个穿制服的大哥哥,常常冲他喊“警察叔叔好”。


      9月16日的早上,他却没有像平日那样穿上那套深蓝色的制服。因为肠胃不适,他请假留在了宿舍里。可没过多久,他就忍不住走出宿舍,坐地铁来到深圳华强北地铁站。他听同事说,当天将有参加保钓游行的人在那儿集合。


      地铁站外,人山人海的场面一下子就把他震住了。大街上多是与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们扛着手写的或打印的标语,扯着嗓子高喊口号。没怎么犹豫,他就加入到人群中。


      他出生在河南周口的一个村子里。家中贫困,做代课教师的母亲当时一个月收入仅有20元,父亲耕种着家里的4亩田地。初二那年,他作为长子,辍学打工。


      过去10多年里,他到过山西、北京、天津、深圳等地。他当过汽修工,做过餐馆的服务员,也在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干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始终干着“这个社会最底层的活儿”。


      “不管别人怎么看,有时我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坐在深圳路边的木椅上,29岁的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眼神始终躲闪着。


      对游行,他“没什么概念”。走在深圳的大马路上,他起初感觉有点尴尬,“张不开嘴喊口号”,听别人喊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跟上。


      往常这个时间,他正一个人站在约3平方米大的哨岗里。他在深圳一家汽车4S店里当保安,负责给每辆来访的车发放停车证,“每天重复同样的事”。


      “乏味”是他评价日常生活时用得最多的词。在6人一间的宿舍里,他老坐不住,没事儿就喜欢“没有目的地逛马路”。今年5月1日,他在街上闲逛时碰上义工站摆摊招义工,他问了一句“外地人也能报名吗?”得到肯定的回复后,马上报了名。


      端午节时,他给独居老人义务包粽子。周末的时候,他到口岸维持秩序,给旅客指路,拎行李。他说参加这些活动,自己感到“单纯的快乐”,让生活“没那么枯燥”。


      在深圳街头,走在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很快,他喊口号就“越喊越来劲”。“抵制日货!”“打倒日本人!”“收回钓鱼岛!”他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吼。过了一会儿,他甚至鼓足勇气,在人群中带头喊了几次口号。


      游行的队伍越发庞大,从不同方向涌来的人群最终汇集到6车道的主干道深南大道上。他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和30多个素未谋面的人一起抬着一面大国旗,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就齐刷刷地唱一遍国歌。


      离开学校之后,他就没怎么唱过国歌,“连词儿都忘记了”。但跟着大伙唱了几回之后,“五音不全”的他就完全放开了,越唱越大声。


      “感觉爱国的激情被激发出来了。”他回忆说,那一刻,他感觉“挺畅快”。


      前一段时间,他一直关注着钓鱼岛的新闻。他的宿舍里没有电视,也不能上网,他几乎天天跑到大队长的宿舍里看电视,“越看越揪心”。


      平日里,他常常觉得“自己活得挺窝囊的”。“快30岁了,没成家,又没一技之长,可以说一无所有。”说起这些,他叹了口气,陷入了沉默。


      去年夏天,他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在老家的村子里,离婚是件“很丢脸的事儿”。今年春节回家,他没怎么出门,大年初三刚过,就来到深圳打工。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个“年轻,有活力”的打工城市。他的手机桌面,是他站在邓小平巨幅宣传画前的单人照。


      游行的那一天,深圳的街头让这个年轻人头脑发热。他脑中一片空白,唯一的念头就是“马上把钓鱼岛给收回来”。


      “如果当时发生战争,哪怕让我当炮灰我也愿意!”事后,他激动地对记者说。


      想象中的“战争”并没有发生,眼前迎来的,是人群的骚乱。有人冲向了防暴车,有人暴躁地用脚乱踢,更有人爬上了车顶,拽着防暴车的水管。


      他也跟着往前冲。他朝防暴车的侧面乱踹了一会儿,眼看着“一点效果也没有”,又捡起地上一根一米长的木棍,使劲撬防暴车的车门。坚硬的防暴车纹丝不动。他一下子抡起木棍,猛地挥向防暴车的后视镜。


      哐当一下,后视镜被砸坏,玻璃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