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人推动了衡器的发展。自6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机电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不断创新、改进与完善,已经过渡到电子衡器,使电子称重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进展以及市场对质量的需求,衡器的应用领域由商品交换、贸易结算及物资流动.扩展到生产过程的测控及管理.目前,机械衡器已不能适应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越来越受到电子衡器的挑战,从而使产品结构受到激烈冲击。实际上,电子称重技术已由静态向动态和自动在线发展,由模拟量向数字量发展,由单参数向多参数同步测量发展,特别对快速、在线、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尤为迫切。
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包括工艺装备与检测仪表陈旧老化,开发与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品种与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较差等。
发展趋势
衡器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上品种、上质量、上档次、上效益”的总体发展方向,期望到2012年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近年来衡器产品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可以将电子衡器的发展趋势归纳为: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及综合化.
例如最近研制的电子平台秤,其结构体现了体积小、高度低、重最轻,即小、薄、轻的发展方向。对于低称量平台秤和轮轴秤,有时将薄型称重传感器直接嵌人作为秤体台面的钢板或铝板底面的盲孔内,使称重传感器既作为传感元件,又作为承力支点,从而简化了低外形的秤体结构,减少了活动连接环节。对中等或大称量平台秤、地上衡,出现了矩形、U形闭合截面梁组焊的箱式结构的秤体,不仅增加了刚度和强度,也降低了秤体高度。
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利用后者的智能来增强前者的功能,从而使电子衡器能够进行推理、判断、自诊断、自适应以及自组织等。
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使其向相邻行业渗透,综合各种技术来同时解决称重计量、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问题。例如对某些超市电子计价秤、价格标签秤而言,只具备称重、计价、显示、打印功能是不够的,因为现代商业系统还要求它提供相关销售信息,把称重与管理自动化紧密结合,使称重、盘存、进出库、物流等销售管理一体化,借助计算机局域网而组成综合管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