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料计控系统的应用与改进
  • 发布时间:2012-12-01 14:23:51 来源:中国称重网信息中心
  •   2 000t/d 生产线生料入窑喂料系统由德国申克公司DLD 固体流量计、计量校正仓和电动流量阀门等组成,1992 年投入运行。入磨熟料配料采用3 台深圳某公司的DEL-1020 型定量给料机,该秤采用弯梁式传感器及秤体尾轮加装光电编码器测量皮带速度方式,2002 年投入运行。在生产中,我们针对性地对这两套计控系统进行了改进,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1 生料DLD 固体流量计系统


      1.1 校正仓阀门的控制


      在原控制系统中,FCO431 仪表控制系统根据计量仓仓重信号输出4~20mA 信号,去控制料仓的加料阀门开度,以稳定料仓的料位,保证固体流量计计量精度。阀门由DIW-25 双向可控硅去控制电动机开停,由于厂家调试人员对FCO431 仪表中参数调整不太合理(主要是仪表控制仓侧阀门开度参数),使得双向可控硅动作频繁,运行半年后,双向可控硅烧坏。此可控硅价格昂贵,且无备件,因生产的需要,我们采用西门子接触器按电动机正反转的接法对可控硅进行替代,在接触器线圈并联加装阻容保护电路,防止线圈受冲击,同时调整FCO431 仪表中控制仓侧阀门参数,使接触器在合理范围内动作,并定期更换接触器,此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同时,对生料库侧阀门控制方式也进行了相同的改造。


      1.2 阀门限位开关的改进


      仓侧阀门和库侧阀门电气限位均采用凸轮压式开关,因现场粉尘较大,密封不好,经常造成限位开关触点不通,影响阀门正常开关。我们采用接近开关替代机械式开关,即在阀门转轴上安装空心尼龙棒,钻眼攻丝,固定2 个螺栓,螺栓夹角为100°(阀门最大开度),其结构示意见图1。当阀门带动螺栓转动与接近开关平行时, 调整接近开关与螺栓距离为5mm,接近开关断开,并将接近开关接入电气控制回路中,将阀门控制在0~100°之间。通过使用接近开关替代机械压式开关,阀门控制故障率大大降低。


      1.3 控制称重仪表与DCS 系统的通讯


      控制系统中,FCO431 仪表与远程控制器采用串行接口通讯,操作员通过远程控制器可以操作喂料系统,包括设定流量、反馈流量、故障报警和开停设备等。后因远程控制器内电子元件老化损坏无法修复,喂料控制系统失控,只能在机旁操作。


      我们对FCO431 仪表参数进行功能开发, 使其FAD 板具有接受4~20mA 模拟信号以及FIK-E 板可以启停仪表功能,通过更改控制线路,将DCS 自控系统输出的4~20mA 给定信号和开关量信号,分别引入FCO431 仪表中,控制仪表的流量设定和启停,这样生料控制系统仍可实现中控室远程控制。


      2 入磨熟料DEL 定量给料机


      2.1 测速方式的改进


      DEL-1020 型定量给料机使用富士变频器调节秤的转速, 其测速环节采用尾轮加装光电编码器,其优点是能够真实反映皮带运行速度。因现场粉尘较大,编码器轴承进灰,轴承抱死,造成编码器损坏,无速度信号输出,配料秤失控。


      采用富士变频器输出的脉冲电压信号,作为输出频率、电流信号来监测,重新配置控制线路,即从变频器中FMP 及CM 端子间引出速度信号, 同时修改变频器中相应的参数,将脉冲信号引入仪表中,校正皮带速度,并对仪表做速度校验程序。此方法优点是减少现场维护工作,节约成本;缺点是皮带打滑时,操作员不能及时发现。


      2.2 电气连锁的改进


      该秤的电气控制中采用逻辑接口板,其作用有两个。一是输入信号的逻辑组合以及与其他设备实现信号连锁;二是将输入信号实行隔离,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但逻辑接口板中固态继电器在使用中故障较高,更换困难且繁琐,影响了正常生产。


      我们将负荷信号和速度信号直接引入控制仪表插口。仪表启停、变频驱动及应答信号采用155 型继电器控制, 称重仪表设定值及流量输出加装WS1551 信号隔离器。通过实际运行,此控制方法运行可靠,线路排查简便,故障发生率低。


      2.3 解决皮带打滑故障的方法


      入磨皮带打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熟料温度较高,造成皮带拉长,很容易产生打滑;二是石膏和红土等物料粒度大,易因秤的出料口卡料造成皮带打滑。我们在秤体尾轮加装防滑监测装置,即加装接近开关(见图2),并将信号引入控制回路及中控室控制画面提醒操作人员;通过现场测量尾轮转动一圈的时间,调整时间继电器的动作值,参与秤的连锁跳闸。图2 尾轮防滑监测装置


      3 结束语


      入窑生料的定量喂料和水泥磨配料的计量控制,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水泥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实际生产中,通过对它们的工艺和控制方面进行适当改进,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有利于生产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