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手段高,发现作弊难。如今电子秤的作弊手段已经从纯粹的“眼明手快”发展到了芯片远程遥控,使得发现作弊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发现不了,更壮大了摊主作弊的胆子。每到电子秤检查时,一些无良店家都要和执法部门“躲猫猫”。 省质监局有关人士指出,今后将用两招治作弊秤。一是与经贸委、工商等多部门联动,实行联合打击;二是发放维权砝码,让群众监督作弊秤。目前全省已制作了一批经过检定的100g维权砝码,已免费发放出一万多枚,今后还将陆续发放,让市民监督作弊秤。 质监部门执法人员表示,市民在物品称重后,可取出维权砝码检验,而如果此时商家在电子秤上按键,就说明这秤有“鬼”。市民可向质监部门举报可疑电子秤。 今后,质监部门还将在各大集贸市场管理处设立维权砝码提供点,市民买菜前可借砝码进行现场监督。质监专家提醒,如果市民没带砝码,若对市场中的电子秤有怀疑,可用公平秤进行检验,公平秤一般均经过质监部门检定并铅封,较为准确。 针对出厂后电子秤密码作弊的问题,有关专家表示,可以借鉴广州等地的“电子秤密码芯片铅封制度”,将本地、外地厂家的电子秤芯片全部实施铅封,统一监管;而针对芯片遥控作弊的问题,可以借鉴上海研制出的“反电子秤遥控作弊装置”,通过遥测电频信号,发现芯片遥控作弊秤等等,真正从技术上、管理上防止电子秤作弊的泛滥。 下面我们将根据电子秤从生产到使用,监督的各个方面和流程所涉及到各环节和可能出现监管漏洞,需要控制的地方,对这些设备的功能,使用情况和互相的关系进行一一的介绍。 出厂控制: 我们事先假定具备管理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已经建立,电子秤在出厂时,不仅在铭牌上具有唯一编号,同样的惟一代码也存在于自带可重复读写芯片之中。电子秤出厂前,将会有一个环节,将电子秤的生产信息全部读入软件系统,这样,每一台电子秤,在系统里都具备了惟一的记录,从源头上建立了记录后,以后就更方便控制它的流向。 销售流程控制: 首先,各级销售商必须是经过授权的,这样,系统就会给每个销售商一个惟一的代码,用于追溯该销售商的行为。电子秤进入销售环节,由于主要是针对集贸市场,无论是下级批发商还是市场,可能批量采购的方式较多,在卖出该批电子秤时,经过授权的销售商就会使用手持的RFID读写器对每台电子秤进行数据读写,然后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软件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再记入电子秤的流向。在强制要求各级销售商都做好数据采写和记录,并加以监督的情况下,在销售环节,每台电子秤的流通过程和最终流向,都再软件管理系统里有了明确的便于追溯的记载。 检定和维护控制: 这个环节最容易出问题,也是整个防作弊系统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的控制核心在于标定器这一特殊硬件的使用。 标定器的主要功能有三,一是物联网的传输(包括电子秤芯片的升级和识别码的传输及检定/维修人员的身份识别);二是对电子秤进行称量标定;三是具备识别功能,可以根据提供的惟一编码,对检定/修理人员,不当维修和假冒产品的进行识别。 标定器只授予计量检定机构和经过资质认可的计量器具修理机构,是实现计量器具法制管理的重要一环,在软件管理系统中,检定机构和维理机构都被赋予唯一的代码标识。在使用时检定机构和修理机构虽然都被授予标定器这一硬件,但是功能却有所不同,检定机构作为管理部门,所具有的标定器和登录账号是具有该标定器具备的所有功能的,修理机构由于主要进行的是除计量调整外的其他程序和功能的维护,其标定器在硬件上就未被授予计量标定和调整功能,是作为修理方和电子秤对接进行身份验证记录然后开始维修和进行计量标定外的程序更改设备存在的,我们再分别描述下双方的工作流程,检定机构在对电子秤进行检定时携带标定器,如发生称量不准,使用标定器用串口和电子秤连接,在被识别后进行标定。 同时,标定器将记录使用什么账号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代码的电子秤进行了标定,如此检定和标定完成后,检定机构再使用标定器,将其存储的信息传输入管理系统后,系统将记载入该次电子秤的检定和标定情况等信息,并能让通过软件平台让用户和消费者查询,了解计量器具的管理情况,在电子秤发生除称量不准外的故障需要修理时,授权的修理机构先需使用标定器与电子秤连接,进行身份确认,符合后才对程序从新设定,重新使用标定器标定后方可使用,这样,对非法校对电子秤这一重要的可引发作弊的环节,就进行了很好的控制。 市质监局有关人员提醒市民,除了注意以上几种不法商贩坑害消费者的手段外,还要确认称重用的电子秤是不是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计量检定,因为电子秤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每年要定期由计量检定部门进行计量检定,对检定合格的发给检定合格证书并在秤身加贴椭圆形红色合格标签,标签上有检定合格有效期,这样才能保证其计量准确,电子秤要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否则该秤为非法使用。可以到质量监督部门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