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局再度陷入动荡。这个看似因所谓权力分配问题引发的危机,发生的时机有些玄妙。中国国内的媒体专家们居然没有动静,和缅甸变脸前一样安静。 我们知道,泰国与美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2012年左右,美国重新启用已经封闭多年的驻泰军事基地,显示当时的英拉对美国是相当配合的,而这一举动对中国这个近邻却是相当不友好。 在与奥巴马的会晤中,俩人春风满面,宴会上频繁贴耳交谈,反映出泰美两国领导人之间密切融洽的关系。 中泰铁路最早由中方提出,原本是自北向南,直通海边的纵贯线,但是英拉访问北京时却要求中国修一条横线,不与中国铁路网交通,这显然是给了中国一个软钉子。没有英美两国背后的支持,英拉既不可能上台,也不敢与中国展示强硬。 但是风水轮流转,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美两国自2012年以来在西太平洋频繁军演,互抡大锤,对周边小国的震撼是强烈的。 习主席上台后在南海展示软硬两手加巨额经援,各国纷纷站队。自中印尼中马关系全面提升、中国在南海南端插上了一只脚之后,各国已经十分清楚南海大局未来走向。 越南态度变得空前理智友好,之前展示敌意的缅甸立马上访北京,李总理成功访问泰国也是这一影响的后续或者原本就在中国新领导全面收拢东盟人气的计划中。 李总理访问泰国的最大成果,笔者以为,就是双方谈妥中泰铁路照中国的规划实施。如果建成中泰铁路,从战略上看,中缅铁路的重要性就下降了,美国在泰国的军事基地意义也就不大了,南方围堵线就开了洞。 随着铁路建设物流增加,中资进入泰国的肯定多,对泰国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是英拉不想拒绝的好事,缅甸就得不到多少好处了。可以想像美国对英拉此举是相当失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