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向俄罗斯购买的基洛级潜艇采购合约在1994年签订,1995年2月和11月前2艘交货,编号364和365;1998年夏天和年底,又有2艘交货,编号为366和367。这4艘基洛级潜艇,每艘平均售价约2.57亿美元。 原标题:锻造无畏的“水下尖刀” 不打招呼紧急出动,航行中突然失去浮力急剧“掉深”,3分钟内排除险情成功上浮,自修装备“带伤”执行任务……潜航数千海里凯旋而归! 那次远航,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72艇官兵创下了同类潜艇大深度自救的新纪录。 “在这里,能打胜仗绝不是一句口号!”3月下旬,记者走近372艇官兵,感受他们苦练精兵、随时准备打仗的男儿血性。 打仗思想,在一点一滴中铸牢 “把饺子包好,晚上等我回家一起吃……”今年春节前的一天,该艇四级军士长赵满星特意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没想到,刚放下电话,艇队就接到紧急出航的命令。赵满星来不及向妻子解释,拎起战备包就钻进了潜艇升降口。 “不说再见就悄无声息离家远航,早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支队长王红理说,相对于其他兵种,潜艇兵既神秘也危险。 为此,王红理常常告诫支队官兵:艇动三分险,生死一条路。“怕死不当潜艇兵”,这是官兵们的一致回答。 不过,在372艇,这句话蕴含的打仗思想有着更为具体的表达。 ——该艇担负战备值班任务,雷弹、药品、备品配件等总是一应俱全,历次抽点任务人员,均全时在位,一声令下即可驾艇出征。 ——岸港仓库里,经过处理的新鲜食品始终常备,定期更换确保质量,一旦接到命令即可快速装艇。 ——艇员间最引以为豪的是“执行战备远航任务有几次”“发射战雷和导弹有多少枚”“一年出海有多长”等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