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专家:中国披露核潜艇意在反制日本
  • 发布时间:2013-10-30 14:30:25 来源:中国称重网信息中心
  •   香港中评社10月29日文章,原题:中国亮核潜艇反制日本 《人民日报》28日罕见地在头版头条向世人展示中国神秘的核潜艇部队,西方智库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安倍想通过操纵日本宪法实现“集体自卫”有关,是解放军反制日本意欲在亚太地区扩大军事活动范围的一种手法。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亚洲安全高级研究员尼尔(Alexander Neill)28日在华盛顿举行“中国第五代领导人国防和安全手法”讲座时回答记者提问。他指出,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中国媒体揭秘自己的核潜艇部队可能与安倍有意通过操纵宪法实现“集体自卫”有关;日本对核武器有敏感的反应,而中国此举可视为解放军的反制战略手法,以应对日本有意延伸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范围。

      曾在英国政府和“英国皇家联合国防与安全研究所”工作的尼尔认为,核潜艇能力对中国很重要,这从1985年指挥中国海军403号核潜艇创造水下潜航90天世界纪录的孙建国晋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可见一斑。他说,解放军海军核潜艇舰队不断扩大,与“二炮”一起,构成中国的核威慑力。中国在海南建有核潜艇基地,扩充其核潜艇威慑力到整个南海,甚至南海之外的地区,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核潜艇能力也是亚太国家海军指挥官们关切的中国区域阻绝能力的一部分。

      28日在美国国务院例行吹风会上,发言人萨琪被问到中国核潜艇部队亮相是否显示更大透明度时,拒绝就具体个例进行评价,而是表示美国仍坚持与中国发展稳定、可靠、持续的军事关系,继续密切监督中国军事发展,敦促中国在能力和意图方面展示更大的透明度。至于安倍称不容改变现状与中国展示核潜艇部队的关系,萨琪重申美国的立场没有改变,即敦促各方避免可能升高紧张的行动,以及带来破坏区域和平、稳定和经济增长的误判。这一讯息向中日双方都传递了。

      在讲座中,尼尔称,海南岛是中国战略的中心,对保障中国海洋线畅通以及南海的自由航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新领导人来说至关重要。他预期,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可能很快就会造访设在海南岛的基地,值得观察的是“辽宁舰”会从台湾以东的海域通过,还是从台湾海峡穿过,然后进入南海,前往三亚的基地。

      尼尔指出,中国第五代领导人赢得更多国内支持,并建立起信心,与之相伴的则是中国周边海域的紧张升高,他们需要调和国内民族主义呼声与搞好与邻国的关系。他分析,值得关切的是,在紧张关系升级之时,中国与美国、日本等紧急沟通管道是否畅通,美军将领也关切深海和空中的行为准则。

      参加过今年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尼尔认为,尽管最近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软接触”,但中国与其它许多亚洲国家存在相当大的“信任赤字”,美中之间的互不信任也在滋长。他称亚洲国家确实普遍增加国防投入,但不认为亚洲正在发生与冷战时期相似的传统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