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安阳市支队二中队:永不卷刃的尖刀
  • 发布时间:2013-9-18 13:46:48 来源:中国称重网信息中心
  •   如果把艰苦的黄河故道腹地比作砺石,那么,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安阳市支队二中队,就是一把天天砥砺、永不卷刃的尖刀。他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建队育人,连续19年被评为“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14次。

      最眷恋的地方

      二中队营区一年四季沙尘漫天。营房原本是个废旧仓库,窗户糊油布,睡觉打地铺,46间房有43间漏雨。因此,安阳支队曾流传过一段顺口溜:“二中队,二中队,战士去了是遭罪,干部去了是发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队党支部把艰苦条件看成建设过硬队伍的极佳环境,叫响“一颗红心两只手,艰苦奋斗样样有”的口号。他们不等不靠,带领官兵拉围墙、修营院、种树苗、垒锅台……没有球场,党员带头跑到3公里外一处废弃的砖窑捡砖头,建起篮球场;没钱买书,官兵闲暇时就到附近的槐林摘槐花卖钱,建起图书室。他们硬是白手起家,站稳了脚,扎下了根。

      荒滩上建起的美好营区,让官兵看到了奋斗的力量。2006年,从指挥学院毕业的温新峰,主动提出再回二中队当排长。他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二中队,更有利于打磨自己。”1年后,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温新峰被调到支队机关,成为一名优秀参谋。

      而今,二中队成了支队名副其实的“教育基地”“成长基地”。新兵袁超怕苦怕累,在新训队3次写退伍申请,闹着要离开部队。分到二中队后,他走进中队荣誉室,看到艰苦创业的光荣队史,看到琳琅满目的锦旗奖牌,从中找到了催人奋进的目标。从此,袁超像换了一个人,工作训练处处争先,还当上了中队的学习标兵。

      据介绍,自中队组建以来,从没有一名干部闹转业。10年来,中队退伍老兵291人,有120人带着妻儿来中队寻过“根”;还有6人在结婚前带着新娘赶到中队拍摄结婚纪念照,把最幸福的时刻,定格在他们最眷恋的地方。

      百块“金牌”见证奇迹

      甘于艰苦,乐于奋斗,是二中队官兵群像的底色。二中队支部“一班人”始终按照战时标准抓管理、促养成,中队多年来地上没有一点痰迹,铺上没有一丝褶皱,窗户定时开关、方向始终一致。去年2月,一位将军到中队视察,连连称赞:“这个中队有内涵!”

      有对手,就战胜他;没有对手,就和自己叫板。这已成为二中队官兵的秉性。一次总队选拔特战队员,中队两名战士前去考核,以微弱差距无缘特战队。俩人没有气馁:“没能参加特战集训,我们就按他们的标准自己练!”回中队后,他们从驻地修理厂借来废旧轮胎,又从木器厂借来一段5米长的圆木,按照特战队员训练大纲标准练体能,延续自己的“勇士”之梦。

      今年2月的一个深夜,省监狱局突访他们守卫的监狱,紧急拉响警报,中队干部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组织部队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出动、摆兵布阵,“逃犯”被迅速控制,受到上级通报表扬。近年来,他们抓获钻下水道、挖墙爬房等多名企图越狱的罪犯,连年被总队评为“执勤一级中队”,连续33年执勤无事故。中队荣誉室陈列的100多块“金牌”,见证着很多令人骄傲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