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微博“12:45分,在经过湖南祁东县县委书记曾祥月办公室门口时,偶遇书记正与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吃饭,走近才看清,吃的是盒饭。据了解,除了日常必要的应酬,在办公室吃盒饭成了书记的家常便饭。”微博内容一经发出后,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其中有叫好称赞的,也有抱有质疑的,还有持观望的。一时间“盒饭书记”成了网络上热议的一句新名词。(2012年06月26日中国网)
“盒饭书记”之所以会引来网友的围观,一方面反应了人们对官员廉洁务实作风的期盼,对“盒饭精神”的褒扬;另一方面则反应了人们对官员作秀的反感,对“盒饭精神”的质疑。但无论怎么样,“盒饭书记”走红网络已经成为了铁定的事实。笔者在感动之余,也由衷地感到难过。 在我等草根看来,吃盒饭既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也是偶尔为之的一种生活享受。但每遇官员吃顿盒饭,要么就是“难能可贵”地大肆报道,要么就是人声鼎沸地大肆质疑。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说明了“无官不贪,无官不吃”观念在老百姓心里根深蒂固,也说明了“公款吃喝”的日渐猖獗、流毒深远。 与“吃大餐”相比,湖南祁东县县委书记曾祥月吃盒饭当然是一种节约。但问题在于,谁说过县委书记就一定要“吃大餐”而不能吃盒饭?谁又说过县委书记吃盒饭就一定应该作为新闻大肆报道而不能坦然面对?――新闻报道最后的“记者手记”是这样写的:县委书记吃盒饭,本来的确是件很平凡的事。但平凡的事情,也需要一种榜样!希望这样的“盒饭书记”在各个领域里会越来越多,也希望书记吃盒饭成为一件真真正正的平常事,常见事。――可见公款吃喝早已成为了社会的默许,早已成为人们心中沦肌浃髓的核心观念。试想,既然连领导吃盒饭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公款吃喝又岂能不成为一种默许的常态? 俗话说: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然而在在这个“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年代里,又有几个领导干部能够时刻保持平民本色而甘于远离花天酒地、甘于远离公款消费呢?所以,县委书记吃盒饭只是个例而已,而通过新闻报道期许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学习注定也是会令人失望的。 珍惜纳税人的血汗是人民公仆的应有之义,节约公款应成为每一名公务人员的自觉要求,而不是靠英明领导带头或者红头文件约束。如今为官,不贪不占视为清,不挪不抢视为廉,这是公款吃喝习以为常所造成的认知性偏差,更是公款吃喝肆无忌惮所造成的麻木与异化! 在我们国家,官员吃盒饭居然也成了新闻。感动之余,笔者也由衷地感到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