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军机曾计划降落也门撤侨 我武官建议走海路
  • 发布时间:2015-04-18 14:29:03 来源:中国称重网信息中心
  •   “我是中国武官”,这是中国武官们在执行也门大撤离任务时喊出的一句话。继2011年利比亚大撤离之后,中国武官再次成为也门大撤离的中坚力量。

      2015年3月26日,也门首都萨那。当地时间凌晨1时,沙特发起代号“决战风暴”的军事行动,萨那陷入一片火海。

      中国驻也门使馆首席武官刘永选,有着丰富的驻外工作经验。听到炸弹轰鸣后,使馆人员纷纷冲向地下室,场面极为紧张。刘永选对着副武官肖望洋高声喊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火速联系也门军方!”

      短暂的炮声间歇期一到,刘永选和肖望洋冲出地下室,奔向位于3楼的办公室:一个人通过电视和网络跟进局势最新进展,进行安全评估;一个人拿起电话,了解在也中资机构和人员的安全状况。

      轰炸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他们来回穿梭在地上与地下。当晚,轰炸没有停歇。刘永选和肖望洋一夜没有合眼,安全评估意见在隆隆炮声中形成。

      26日清晨6时,空袭停止,使馆需要立即起草向国内的报告。刘永选在协助中国驻也大使田琦起草报告时强烈建议:判断空袭仍将持续,烈度会越来越强,请向国内建议撤离。

      建议最终得到采纳。电报从使馆发到国内,不到6个小时,外交部回电:撤离中国在也机构和公民!

      最快速的撤离方案是走空路。刘永选打通了也门空军部门的电话,仔细了解具备降落中国军机条件的机场。

      经多方联系,刘永选确认:只有首都萨那机场满足要求。也空军表示,机场已经被严重破坏,跑道刚用水泥修复,指挥塔台也被打坏,中方军机只能盲降。

      关键时刻,刘永选告诉大使田琦,“盲降的危险系数太高,且机场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势必受到持续打击,这将大大增加撤离行动的安全风险。我们武官处的建议是走海路。”

      大使当场决定,向国内建议放弃空路方案。很快,外交部便研究确定了一套周密完整的撤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