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1月下旬在北京举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是否与会备受关注,日前,“习马会”的可能性告吹。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台湾方面已决定,再次委派前“副总统”萧万长担任特使,出席北京APEC会议。 尽管马英九办公室尚未宣布该消息,马英九本人已当面告知了萧万长。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可望随行,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进行第三次“张王会”。 很显然,相对于大陆包括前主席胡锦涛在内的高层、与包括社科院在内的智库,都热衷于两岸建立军事合作互信机制、高层开展对话。对此,台湾领导人的反应似乎并不十分热心,有时候乃至于近似敷衍舆论与民意。 近期关于与中共领导人会面一事,马英九则表现的更加干脆。“还要创造一些条件”,所谓的条件就是中共要答应一下五条: 一、南海的主权与利益问题。 对于中国别的纠纷地域、海域的主权,台湾不是十分在意,台湾注重的是南海主权——这儿距离台湾较近,资源与能源储量极大,并且是台湾重要的海上通道。所以,台湾非常注重南海的主权。在不涉及利益的时候,台湾一直讲“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但是一旦涉及利益——比如南海,台湾的措词马上就变成“中华民国”。也就是说,如果台海两岸都在主权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并在利益均沾上达成协议,那么就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二、怎么解决当下的南海问题。 也就是如何解决菲律宾与越南以及其他国家占据的海域与海岛问题。 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台海两岸对于南海问题各行其是同时谈判、还是在协同解决中谈判?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为台海两岸一起解决南海问题并就主权与利益谈判就好,或许这会直接引起各自过日子的兄弟俩的矛盾。 三、政治上能不能互信 台湾觉得大陆的政治结构与内在理念的转型正在酝酿,由于还不甚明朗,所以与台湾的政治对接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当然,大陆对于台湾的政治外形与内在理念并不是十分敏感——中国有一国两制的政治框架与心理准备,但是台湾对于大陆的政治框架与内在理念的警惕心非常强——其担心现在就走近大陆的话会被政治同化,这应该是台湾上下对于现在就和大陆走得太近的最大的担心。 四、相关国家的阻挠。 比如美国,就台湾而言,在没有看到与大陆合二为一的充分必要性之前,应该随便不会轻易离开美国阵营的,因为离开就意味着很难再回去,如果台湾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走向大陆,而最终的结果却并不融洽,那台湾就悲催了。 因此,美台关系也是台海最大的阻力。 五、双方都认为还没有到离过对方就难以应对的地步。 不要说大陆对于自己的军事实力比较自信,即使台湾,其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不怕在南海主要的威胁——菲律宾。 由于对于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的自信,所以双方觉得深入对话与联系、以及开展军事合作的必要性不是非常大。 因此,就目前来说,大陆与台湾的深入对话、军事合作机制更多是一种情感方面的意向,真的要进行合作互信——从深度沟通走向全面融通,负面因素比正面因素多,所以成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少时机还不是很成熟。 就马英九来大陆的条件来说,上述条件如果不能解决,不要说马英九不可能会与中共领导会面,应该也很难来大陆。 其实,从礼尚往来的角度来说,台湾方面很多政治领导人都来过了大陆,而大陆方面的主要领导人还没有去过台湾,温家宝总理在任的时候,曾说过卸任后要去台湾走走,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成行? 如果要马英九来大陆,不仅温家宝应该去去台湾,或许需要中共现任某领导人去去台湾。 |